共享單車在國內其實也已經有好多年的歷史了,而且我們國家是共享單車最早倡導的國家。共享的出現其實是為了讓制造的成本大大降低,從社會和人類發展的方向來看,共享其實也是一種環保的方式。
說到環保,我們首先就會想到的是垃圾分類處理,光盤行動,減少有害資源的輸出等等方面。環保可以讓我們人類生存的地球環境能夠維持更好,更久遠。能夠造福我們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但是除了這些以外,我們往往還會忽略另外一個方面,那就是資源的浪費。
資源浪費不僅僅是砍伐樹木,而且還有每年廢棄的物品數量大得驚人,但是重復使用率卻并不高,或者說需要大量的成本進行再次生產和打造,并不能真正解決資源浪費的問題。但是共享理念卻是真正實現了有限的資源可以提供最大化的使用率。這也是共享單車創始人最終的目的。
首先,共享單車利用了共享的概念,讓原本每個人需要購買一輛自行車進行出行的改變轉變成為一輛自行車可以為多個人每天24小時循環使用的概念。這樣可以將原本需要制造多個自行車的成本進行節省,只需要生產一輛自行車就可以了,這就是一種資源的節省。
其次,共享單車在共享信息和網絡云端的支持下,建立起屬于自己的APP,可以讓使用者方便操作。通過在線支付的方式來進行使用權的支付,可以實現全稱無人監控。并且通過了定位系統和反饋系統可以對于車輛的實際分布和使用損耗率等等問題都進行實施監管,大大提高了服務的效率,這同樣是一種資源的節省。
最后,對于使用者來說,原本需要自己去進行購買車輛。而且因為現在很多的小區對于車輛的監管不給力,導致自己停放的自行車和電動車遭到盜竊,自己的車輛遭到惡意損壞的并不在少數。但是如果使用了共享單車,作為用戶自己就不需要擔心這些問題了,我們能夠使用的服務就是可以被我們所用的,不需要擔心其他的所有問題,因為都有第三方的公司幫助我們進行車輛的維修,維護,而且還不需要用戶花錢。這對于用戶來說也是一種金錢的節省。
正是因為共享單車擁有那么多的好處,能夠真正實現資源成本降低,而且還可以減少開墾我們地球的原材料,大大提高了物品的使用率,因此才被那么多人接受。可以說共享單車創始人將這個理念真實投入到社會中,是我們人類社會文明往前面大大跨了一步的象征。
雖然共享單車很給力,但是作為我們使用者來說,在使用的時候也需要盡全力去維護這些資源。能夠做到不任意或者私自損壞車輛,不會擅自拆卸車輛或者占為己用,而且在使用完畢進行停放的時候,完全按照app的停放位置來進行停放,對于有問題的車輛及時進行反饋,這樣才可以真正讓我們的共享理念得到升華!